凤师记忆 || 张晓燕:永远的八四一
· 时光流逝,唯有这里记录你的生活点滴 ·
永远的八四一
——写在凤翔师范八四级一班毕业三十年聚会之际
文 | 张晓燕
时间仍在,是我们在飞逝。
三十三年前,我们像48个刚刚从粉红花朵里结出来的毛桃,青涩而欣喜,在生命的树枝和绿叶之间张扬地摇曳,虽然很多人是被凤翔师范派来的手扶拖拉机接进学校,虽然与外班拼凑32个人合住一间漏风的大教室,虽然冬天没有暖气没有空调两三个人挤在一个被窝取暖,但是,我们仍然意气风发、豪情满怀,向着充满希望的未来高呼:这世界,我来了!!!
你、我、他,我们一起把青春和梦想放进了八四级一班!34个男生,14个女生,在历史文化厚重的校园结下了一生的友情。三年的欢笑眼泪,三年的挑灯苦读,三年的唇枪舌剑,三年的互帮互助,隽刻出我们有理想有报负不服输的青春岁月。
用“弹指一挥”,好似轻慢了那段时光,但三年确实飞一般逝去,我们长大了年龄,长大了脸庞,也长大了满心满怀的志向。稍感遗憾的是,钟情怀春的年纪,竟然没有凑成一个“班对儿”,私底下悄悄地拉拉手,成了我们少男少女时代最香艳的一朵玫瑰。
泰戈尔说:“花蕾还没有开放,只有风在一旁叹息!”这话是在说我们吗?美到令我们隔着三十年的时空,寻找心中曾经荡漾过的一池春水。
凤翔师范是永远打在我们身上的记号,而那些可亲可敬的恩师,真正学高为师身正为范,是我们终身的楷模!
课堂上,玉树临风的严秋文老师声情并茂地讲解《海燕》,同学们的思绪在茫茫大海上与暴风雨抗争,他说乌云和大海之间,海燕像黑色的闪电,在高傲地飞翔。
刚进校那年,大雪弥漫了四十天,天寒地冻,为了烤一双湿透了的棉鞋,我们的同学被打伤,他愤而为学生呐喊,不顾名利不计得失如海燕张开翅膀护我们周全。
永远忘不了那个天空阴暗的早晨,在破旧的礼堂,全校学生整整齐齐地站立着,含着敬意目送因为我们而给全体师生们做检讨的严老师匆匆离去。老师不当我们的班主任了,但他留给我们的爱和鼓励,温暖了我们三十年!
“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,我却要用它寻找光明”,把顾城、北岛、舒婷介绍给我们的张志春老师,让我们读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。他站在讲台上,滔滔不绝地从经典中请出了屈原李白杜甫苏东坡马致远,给我们展开了一幅美轮美奂的文学画卷。
他讲《人生》讲得哽咽,说冰心说得动情,他能从我们的习作中发现美文美句,让我们从他娓娓道来的点评中认识自己的才情。
张老师离开凤师去西安之前,我们全班在新建的教学楼前合影,每个学生都流泪了,舍不得,放不下,离不开!但,依旧只能目送。老师叮嘱我们要热爱文学,要做无愧于父辈的子孙和子孙的父辈!后来,我们惭惭读懂了人生与社会,在艰难和泥淖中无畏地前行,因为我们不仅看到了眼前的苟且,更有心中的诗和远方。
还有很多老师的身影,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之中。韩宗岐、李焕、袁青山、李伯勋等等,老师大都清瘦,但风骨犹存。当年的48个同窗,如今只剩47人。
人生与文学,无非四个字,生离死别。
三十三年前我们相聚,三十年前分别,三十年后再相聚,虽然都有了白发和皱纹,都变化了人生的角色,都有了苍桑和世故,但好像更亲昵、更随便、更洒脱了!
当年不论寒暑都吸引我们前去外练筯骨皮的联合器械,如今锈迹斑斑地站在操场拐角;教室上了锁不能进去在课桌前坐下喊一声“老师好”;当年拿着洋瓷碗挤在卖饭窗口使劲儿吆喝着“二两(粮票)四分(钱)”一碗面片儿的饭厅还在,十几个窗口刷着淡黄色的油漆,好像默默在说:“还没到饭点儿呢!”
校园里的树依然直着腰,人却都见了老,空中飘落的花瓣落在了白发梢上,可男生讲的笑话女生还会大笑,女生过浮桥时男生仍会在一旁小心呵护,这便是好。
三十年的跌跌撞撞使大家明白了一件事:我们都已经活成了自己生命中美丽的蝴蝶,而且自己成了自己命中的贵人。
再约一个三十年吧,青山依旧在,难舍同窗情!
2017年7月30日,写于宝鸡
【作者简介】
张晓燕 | 女,就职于宝鸡日报社。
【精华推荐】
【投稿要求】
1. 投稿必须微信平台原创首发。
2. 自行校对,不得有错字、别字,文责自负。
3. 附个人简介100字内,近照1--2张,电话微信邮箱等联系方式,方便采稿和发放稿费。
4. WORD文档附件投稿,非文档投稿稿件,概不接受。
5.本平台为公益性运作,稿费由赞赏支付。读者打赏全部归作者。领取稿费加微信号:google19820728
6. 投稿信箱:13772706338@139.com
·END·
时光捡漏 ∣您的生活笔记
公众号ID:xinke19820728
人生 · 生活 · 活着